背景:20世纪初,为了彻底占领东北,日本制订了20年内移民100万户的入侵计划。1945年,日本战败,关东军在撤退时,无暇顾及老弱病残,大批移民被遗弃在中国。其中,4000余位不满13岁的孩子,被善良的中国养父母收养,并在养父母的呵护下长大、成家立业。
日本遗孤的养母石云兰,生活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东京城镇,是一位有七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,还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参与过妇女运动和支前活动。
1945年11月,石云兰养母收养日本遗孤的时候,是马河乡的妇女会主任。当时石云兰与丈夫结婚2年多,还没有自己的孩子。看到流落至此的女孩只有四五岁,经常睡在别人家的猪圈里,也没有吃喝,十分可怜,便不顾闲言收养了这个日本女孩。
石云兰 2019年 徐洋摄
养女的日本名字叫庄山阳宇子,三岁的时候失去了亲生父母。在养父母的精心照料与无私疼爱下,庄山阳宇子渐渐摆脱了战争和苦难生活带来的心理阴影,与养父母之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。她性格温和,乖巧懂事,经常帮助要强能干的养母分担繁重的家务,还担负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。
上世纪70年代,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,庄山阳宇子在日本的亲属来到中国,找到了她,希望她能够回到日本生活。但是她割舍不下中国的养父母,直到80年代中期才回到日本定居。刚刚到日本的庄山阳宇子生活得并不太好,即使这样,她仍然坚持每年都给自己的养父母邮寄赡养费,感激想念着她的中国养母。
石云兰 2019年 徐洋摄
石云兰老人至今身体健康,只是年纪大了行动不便,她的儿子在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起居,至今母女二人远隔山海依旧互相挂念。最真挚的感情是彼此牵挂,最长久的爱是代代传承。中国养父母跨越国度的恩情,超越仇恨的大爱,是和平和宽仁的瑰宝,理应被铭记与珍藏。
石云兰与小儿子于爱国 2019年 徐洋摄
“来源:中国养父母记忆馆”
【版权声明】本网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养父母记忆馆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、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养父母记忆馆”及原作者姓名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